11種常見硬度檢測方法大全
來源: 作者: 發布時間:2016-09-02 15:26:37 點擊數:
洛氏硬度(HR)
用一個金剛石圓錐(HRC)或經硬化的(鎢)鋼球壓頭(HRB等),以10kgf的預載荷和60, 100, 或 150kgf的主試驗力壓入被測材料表面。
表面洛氏硬度(HR)
依據設定的標尺,用一個金剛石圓錐或經硬化的(鎢)鋼球壓頭壓入被測材料表面。表面洛氏測量應用的力值較小,產生的壓痕較淺,多用于相對易碎和很薄的材料中。
預載荷為3kgf,主試驗力為15, 30, 或45kgf。
維氏硬度(HV)
以1-120kgf的試驗力,將相對面夾角為136°的方錐形金剛石壓頭壓入被測材料表面。
壓痕則應用顯微鏡或USB攝像頭來進行視頻觀測及測量。
顯微維氏硬度(HV)
通常以不超過1kgf的試驗力,將相對面夾角為136°的方錐形金剛石壓頭壓入被測材料表面。
壓痕則應用精密顯微鏡或高分辨率的USB攝像頭來進行視頻觀測及測量。
600x的放大倍數是最常見的,1000x的放大倍數正愈加被廣泛的應用。
努氏硬度(HK)
通常以不超過1kgf的試驗力,將細長的金剛石椎體壓入被測材料表面。
壓痕則應用精密顯微鏡或高分辨率的USB攝像頭來進行視頻觀測及測量。
600x的放大倍數是最常見的。
布氏硬度(HB)
以1 - 3000kgf的試驗力,將直徑分別為1, 2.5, 5或10mm的硬質合金球或碳化鋼球壓入被測材料表面。
相對大的壓痕則應用顯微鏡或USB攝像頭來進行視頻觀測及測量。
里氏硬度(HL)(回彈方式)
便攜式硬度測試。它是用一定質量的裝有碳化鎢球頭的沖擊體,在一定彈簧彈力的作用下沖擊試件表面,這種沖擊力使被測材料表面產生了塑性變形,形成了一個壓痕,隨之沖擊體失去了原有的速度(或能量)。
因此,被測材料越柔軟,沖擊體在回彈過程中失去的速度就越多。里氏硬度可以應用于多種零件,需要遵守的測試要求也很少。
超聲波硬度測試(UCI)
便攜式硬度測試。一個維氏形狀的金剛石壓頭固定在一個震蕩棒上,以一定的力值加于被測材料表面,然后根據超音波振動,分析它的阻尼效應,從而測量材料的硬度值。
超聲波硬度測試多用于較小,較薄而無法用回彈硬度試驗儀所測試的零件。
邵氏硬度(SHORE)
便攜式(橡膠/塑料制品)硬度測試。邵氏硬度是用具有一定形狀的鋼制壓針,在試驗力作用下垂直壓入試樣表面﹐當壓足表面與試樣表面完全貼合時﹐壓針尖端面相對壓足平面有一定的伸出長度(即壓針扎進被測物的深度),以該長度值的大小來表示邵氏硬度的大小。